2004年,一直怀揣着公益梦的嘉宝莉创始人仇启明先生启动了助学工程,为偏远地区的失学孩子带去梦想和希望。
至今,嘉宝莉助学已走过18个年头
而她,也一路见证着助学基金会的改变与成长
今天,让我们走进嘉宝莉基金会主管——夏娟
看看基金会背后藏着哪些动人故事
01 夏娟与她的18年
坚持18年,从0-1 再到更远的未来
我是2004年加入嘉宝莉的,刚进来是做行政助理。一次偶然机会看到公司的公益专题片《渴望》,当时就感觉很震撼很感动。2006年助学部在招人,我尝试申请转岗,想不到这就成为了我职业生涯的转折点,开启了我16年的公益工作。
2007年广西隆林走访
这16年我见证了嘉宝莉公益的发展,协助一个个项目开展,我们到了很多地方,感受了很多不一样的人生,中间有人加入我们的团队,也有人离开,但我觉得我还是想留在这里,跟基金会一起成长。
2009年云南景东走访
02 资助,不止于捐助
公益理念的转变
在这十几年中,我感触很深的是公益理念的转变。
2012年嘉宝莉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,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:资助,不止于捐助。
以往做慈善,更多是提供金钱,但在中国,我们的资助对象不仅缺钱,还缺少关爱,精神世界也是匮乏的。因为如此,嘉宝莉助学活动中才出现了志愿者的身影。
他们跋山涉水,穿城过寨,他们沐风花雨,风餐露宿,就是为了给偏僻到你无法想象的深山中的穷家学子送去一份微爱。而在活动中,我确确实实看到了大学生在精神上对贫困孩子的影响,让他们对未来有了期盼。我们资助他的金钱是有限的,而志愿者给予他们言传身教的希望,所产生的正能量是却无限的。
志愿者走访身影
03 助学,是一个百感交集的工作
回顾18年的快乐与难过
对于一些基金会或企业而言,我们助学的体量或许并不大,但我们仍然在坚持,我们希望这种微小的爱为困难家庭带来的是希望与信心,就像我们晚归在回家的路上,家人为我们留的一盏明灯。
最开心的事情,这些孩子都咬紧牙关坚持走进大学,同时我们的活动在一定范围得到认可。
最难过的是,我们曾资助的一位学生各方面都很优秀,但高三时他父亲癌症去世,母亲承受不住打击跳河自杀,留下他和年幼的妹妹,一夜间成了孤儿。后来在村委安排下,妹妹进了福利院,我们也为哥哥进行对口帮扶,但学校、社会的介入始终没有成效,他自暴自弃,无心向学、沉迷网络,最终被迫休学。
我们觉得很可惜,不过读书也不是唯一出路,到企业或者经销商当个学徒或者做油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但当我们托老师联系他时,他已经不知去向,听说跟着表兄外出打工了,我们跟这个学生的故事也就结束了。后面回想,那时的他只是一个孩子,我们没法体会他当时失去双亲、没得到亲人接纳又被迫与妹妹分开的这种绝望,这时候专业、长期性的心理辅导比任何激励、鼓舞都重要,可惜当时没有这样贵人的介入。
2016年甘肃定西新民村
2017广西龙胜走访学生路上
“是什么让你能坚持这个岗位18年
我们曾带着这个问题去见夏娟
直到访问结束我也没问出
因为她早已告诉我们答案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