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国杰教授级高工在讲座现场(右一)
6月24日下午,中国涂料博物馆筹备组组长刘国杰进行了题为《涂料工业发展历史探究(1)——古代涂料史》的科普讲座,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并交流。
《涂料工业发展历史探究(1)——古代涂料史》从天然大漆的物化性能、成膜机理展开,指出当前的考古定论将最早漆器文物由“河姆渡漆碗”更迭为“跨湖桥漆弓”,由此中国漆器的历史延伸到8000年之久。
刘国杰通过大量的图片、文字,分别阐述了良渚时期、东周时期、汉唐时期、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的典型漆器文物案例,派生出中国大漆的科技、文化和艺术价值。此外,刘国杰还对桐油进行了综述,标列了中国古代桐油和大漆的复合使用历史,提供了东周、隋唐、两宋的文献记载,重点对明清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,跨入近代以来,桐油成为战略物资。在讲座中,刘国杰还提供了天然沥青制造油漆、虫胶制造油漆、阿拉伯树胶制造油漆等案例,并对古代天然颜料、溶剂、助剂有一定的展开。
据悉,该系列讲座共有三集,今后,还将继续《近代涂料史》和《涂料工业发展趋势》的后续讲座。《涂料工业发展历史探究(1)——古代涂料史》的视频资料,将在本公众号的后续推文中呈现。
讲座的最后,中国涂料博物馆筹备组组长刘国杰表示,目前,中国涂料博物馆还在建设阶段,继续向全行业征集展品、基金,创建中国涂料博物馆的目的,是为了展示8000年的中国涂料发展主线,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提升民族凝聚力;同时,展示近现代的涂料工业伟大成就,不忘历史,继往开来。建博之路虽然漫长,但百尺高楼,起于垒土,叩石垦壤,锲而不舍,相信在全行业的关注支持下,博物馆项目终将成功!
筹备组小组成员在讲座现场
(前排从左至右为齐祥昭、刘国杰、马卓)
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全员参加讲座现场
附:
刘国杰(1939—),教授级高工,1964年大学毕业后,先后就业于化工部天津化工研究院和涂料工业研究设计院。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,被评为化工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编著和主编涂料技术专著和涂料工程专业本科教材共20多本,参编《化工百科全书》、《稀土》、《中国化工通史》、《涂料工艺(四版)》等专著。1999年从化工部涂料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岗位退休后,继续从事技术信息和教学工作,现由中国涂料工业协会聘任为顾问,兼任中涂协涂料博物馆筹备组工作。
相关链接: